动态 – 天净 – 天!!.;*'使
  • 天净的头像

    天净

    2周, 1天前

    也说二十四节气

    文: 明月

    【明慧网二零二五年七月七日】务农者和园艺爱好者都知道,除了土壤、养分、阳光和水等因素之外,要让植物生长健康、收获丰厚,尊重节气极为重要。中国古代通过观察季节变化和太阳周年运动,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套时间划分系统。这套系统可谓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可能有更神奇的背景。现代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初具雏形,至西汉《太初历》时正式确立。《太初历》这部历法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完成的。古人对大自然的重视、了解与生存能力,由此可略见一斑。

    一年中的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之间间隔约十五天。它们反映了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和物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健康保健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那么,节气与太阳运行是什么关系呢?节气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依据,每15天为一个节气。例如:春分时太阳黄经为0°,夏至为90°,秋分为180°,冬至为270°(图2)。

    节气可大致分为四类:
    • 季节转换: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 气温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 降水节令: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 物候与农事: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比如立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象征着冬季的结束,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农事的起点。从立春起,正式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白昼变长。

    人们按照这二十四个节气,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同时还得靠“老天爷赏饭吃”。

    为了便于记忆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古人编制了一首朴素实用的《二十四节气歌》,朗朗上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歌谣中的“上半年来六廿一”,指上半年(大致为春夏季节),每个月的两个节气大多出现在阳历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下半年是八廿三”,指下半年(大致为秋冬季节),每个月的两个节气大多出现在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虽然每年节气的具体日期会因闰年或地球公转的微小差异而略有浮动,但基本都在这些日期附近,最多相差一两天。

    2006年,二十四节气系统被列入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人们世代相承的、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不过真要推敲的话,我看这个名词其实很值得更正,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以实物形态存在(比如家具、房屋、菜肴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但却非常“物质”,因为它是我们赖以吃饭的自然规律。试想,如果11月种水稻,12月种麦子,那能有丰收吗?民以食为天,人活着得吃饭,吃饭是活命的大事。如同日历一样,如果有人说日历上的“一年十二个月”和“法定假日”是“非物质”的,听起来是否会感觉很拽?换个角度说,电波、磁场、DNA也都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但它们是物质。所以“看不见”不等于“非物质”。人类可以通过工具观察肉眼看不见的一些物质并与它们互动。人也可以通过农具、农业机械,与二十四节气互动。

    第二,“遗产”一词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寓意为从祖先那里的承袭,而不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可二十四节气不是人类祖先发明创造的,而是天地运行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是观察到并记录下来,以便顺应天时而生活。也就是说,节气代表的是天时自然的运动状态,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地球、太阳系运动的规律是大自然给所有人类的,而不是只给哪一代人类的,所以和“遗产”不搭界。

    所以,也许用“神传文化/传统文化”这个名词来收藏和沿袭人类对于“二十四节气”这个自然规律的认知,可能更贴切。毕竟,自古以来,中土文化从来不是线性的、机械、只谈表象的,而是极具神性,是看本质的。

类别
成就 1,036 /
钻石
关于我
方圆之外

 

李洪志师父告诉他的弟子:“法能破一切执着,法能破一切邪恶,法能破除一切谎言,法能坚定正念。”(《精進要旨二》:〈排除干扰〉)在最艰难的环境下,法轮大法弟子用自己的行动证实着大法的超常,和宇宙特性真、善、忍的坚不可摧。而身处自由世界的学员们,用同样的坚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人们讲述着法轮功的真相。

 

李洪志师父在《洪吟二》〈法网〉中写道:

 

明慧救度有缘者

新生可去脑中恶

人民刀笔鬼生愁

法轮大法是正见

美国移民局认可
推荐商家




©2025 天潮 信使

联系我们

若您需要帮助,请给我们写信!

正在发送...
Top Left Image Top Right Image Bottom Right Image Top right Smoke Top Left Smoke Moving Right Image Moving Left Image Crane Image 1 Crane Image 2 Crane Image 3
Back Refresh Forward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or    

Forgot your details?

Create Account